1917年7月1日,彼得格勒50万人举行示威游行。
绝大多数参加示威游行的群众在旗帜上和标语牌上写着:“打倒战争!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人们早已经受够了战争和饥饿所带来的痛苦。http://www.meiwenjx.com/article/31374.html
当临时政府企图阻止布尔什维克党发动武装起义,于11月2日开始占领彼得格勒各各据点,同时密令彼得格勒军分区司令派兵进攻斯莫尔尼宫——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在地。
列宁强硬地坚持布尔什维克党必须于11月6日(饿历10月24日)举行武装起义。
《列宁在十月》就以当时真实的历史事件,还原出了这种震人心魄的现场感。
他可以窝在窗台下垫着书枕睡觉;他也可以无需化妆地在讲台慷慨演讲 ;
他会主动劝服看守去睡觉;
他也会痛骂同仁的失职。
作为《列宁在十月》的姐妹篇《列宁在1918》,更是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最熟悉的“教科书”影片进一步讲述了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后依旧保持坚定理想与旧势力斗争的真实写照。
当那段与高尔基同志为了人民的眼泪而争执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专权的独裁者而是以礼为先,以理服人的男人。
十月革命”以其“惊天一炮”的威猛,影响了后世几代人的革命哲学。
毛泽东于1949年写下了这样的论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一这就是结论。